□本報記者餘飛
  毋庸置疑,“法治”是2014年最具魅力的一個詞彙。
  對於一國而言,“法治”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對於身邊的小伙伴來說,“法治”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一言一行、工作生活。
  2014年,“法治”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這份深刻,從2014年的年初已見端倪。
  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在1月24日召開。這次會議的一項議程是聽取關於一年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的彙報,研究部署下一步改進作風工作。
  下一步改進作風工作如何進行?中央提出了這樣一項要求:始終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
  此後,截至2014年12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2014年的10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有6次會議內容涉及法治內容:
  始終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斷引向深入;
  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
  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優化稅制結構、完善稅收功能、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要緊緊圍繞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更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不難看出,在2014年中央各項重點工作中,“法治”是一項重要內容。
  而將這份重要性闡釋得最為透徹的,是在2014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這次全會只有一個議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在黨的歷史上,以中央全會專門研究依法治國問題,之前從未有過。有專家評論說,十八屆四中全會為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設計了宏偉的藍圖,這是中國法治建設史上的標誌性事件,對法治中國建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的“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目標任務,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指南。
  據媒體統計,在四中全會決定中,“法治”一詞出現123次,提出的“法治”措施則多達180餘項。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既是一個信號亦是一個縮影:中國正步入依法治國的新階段,通過“升級版”的戰略藍圖和務實有效的治國理政措施,一個空前清晰的“法治中國”形象正映入全世界的視野。
  “法治”如此高頻出現,並不偶然。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作說明時提到,2014年1月27日,黨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問題征求意見的通知》。2月12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啟動。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組組成8個調研組分赴14個省區市進行調研。文件起草組在成立以來的8個多月時間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證,反覆討論修改。其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分別審議全會決定。
  8個調研組、14個省區市、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2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這些數字都說明中央對“法治”的重視程度。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的講話道出了“法治”的魅力所在。
  2014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廣播電視媒體發表新年賀詞,1300多字的賀詞再次透露了“依法治國”等重要信號。習近平說,“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們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國家發展”,“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可以相信,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宏偉藍圖的指引下,法治的信念,法治的力量,必將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成為全民信仰,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原標題:2014“法治”潤物無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q26gqsj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