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連每天晚上點名,喊到“黃繼光”名字,全連齊聲答“到!”
在黃繼光班裡,黃繼光的床位乾凈整潔
  本報記者張碩 發自湖北解放軍空降兵某部

  戰士們說“黃繼光連、黃繼光班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夜夜點名 “黃繼光”齊聲答到
  每次班裡點名,點到黃繼光的名字總會有人回答;每天晚上,黃繼光的床都會鋪好被褥。那個60多年前在上甘嶺堵槍眼的小伙子,今天在哪裡呢?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了位於湖北的解放軍空降兵某部,這支部隊,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黃繼光曾經生活戰鬥過的部隊。在這裡,昔日黃繼光的戰鬥精神,被今天的士兵們演繹成了新時代中見困難就上、敢打硬仗的作風;那種懷抱理想、不畏犧牲的態度,仍然感染著一代一代的新兵。
  黃繼光的床鋪

  每天有人疊
  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某部的大院,距離院門不遠處有一座三層小樓,二層的最裡面的宿舍門上,掛著一塊牌子,“黃繼光班”,黃繼光就生活在這裡。他的床鋪和其他士兵一樣,整潔的白色床單,被子疊成豆腐塊,一點褶皺都沒有。唯一能看出區別的是,他床頭的武裝腰帶,與其他枕頭前的不一樣,他的是棕色老款的,其他士兵則是黑色新款。
  晚上,這座小樓的全部士兵都要在樓下的小操場集合,點名並點評一天的訓練生活。連隊指導員第一個呼點“黃繼光”的名字,馬上響亮的“到”聲劃破夜空,這是全連數十名士兵共同回答的。到了睡覺的時間,會有班裡的戰友,為他打開床鋪;第二天早上,戰友會幫他把床鋪整理好。整理黃繼光的鋪位,對於戰士來說是一種榮耀,一般都是班裡優秀的戰士和班長才能做這事兒。
  黃繼光,從上甘嶺舉世矚目的那一戰上,離開了人們。62年後的今天,這些戰友們以另一種方式,永遠紀念著他的存在。這些年來,空降兵部隊組織大比武,黃繼光班、黃繼光連一直是第一名,在軍事演習、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中,這個連隊先後榮立4次一等功、11次二等功、19次三等功。
  一個早已不在了的黃繼光,卻有這麼大的影響?他是怎麼“活”到今天的呢?在黃繼光班當了8年班長的彭江林想了想,“剛到這裡,我覺得黃繼光的精神離自己有點遠。可是後來我慢慢明白,這當兵,有時候就是爭這一口氣。黃繼光班的兵,最不願意聽見的話就是別人說‘黃繼光班能有什麼特殊的’。”
  叛逆的孩子

  成了空降兵
  彭江林生於1983年5月,來自中江縣。換句話說,他跟黃繼光是真正的老鄉。雖然來自農村,但彭江林高中時期成績相當好,考大學不成什麼問題。尤其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考上大學無異於跳上龍門。然而他居然瞞著父母,報名參軍。
  “那個時候我很叛逆,爸媽不讓我做的,我就要做,並且當時決心很大,我想在軍隊里乾出點兒名堂,我相信軍隊是個能改變我一生命運的平臺。當時我知道來招兵的是黃繼光生前所在的部隊,覺得挺新鮮、富有挑戰。”得知兒子的決定,父母沉默了一下,並沒有反對。
  於是,2001年12月,18歲的彭江林正式入伍,當了一名空降兵。彭江林走出中江縣的時候,還沒坐過火車,更沒坐過飛機。傘兵當然要以飛機為伴,經歷了地面上長久的動作訓練,新傘兵終於迎來了飛上天、跳下地的日子。“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在2002年3月8日,一些訓練相對優秀的新兵,進行了新兵示範跳傘。”
  新兵跳傘的時候,降落傘是自動打開的。在跳出飛機艙門的瞬間,掛在機艙里的鉤子會自動拽出傘包最外層的小引導傘,引導傘的拉力拉動傘包裡面的主傘。如果主傘遇到纏繞或其他意外故障,傘兵還可以手動打開備用傘。
  “我確實是自己跳出艙門外的。”彭江林在空中保持著類似半蹲的姿勢,雙手按要求放在肚子前,這樣降落傘打開瞬間的拉力會被身體緩衝。然而有一個要求,彭江林和新兵都沒做到,“要求在空中睜著眼,但我當時一直都是閉著,後來想起,這閉眼純粹是下意識的動作。耳邊呼呼地過風,心裡默默數秒,等待著降落傘打開。”同時,腦海裡像放電影一樣重覆著教材上面的技術要領。
  “飛機場尿多,降落場話多”,這是新的傘兵調侃自己的話。上飛機之前的緊張感,讓新兵們幾分鐘一趟廁所地跑;成功降落後的興奮,讓大家不停地分享空中那刺激的感受。
  但是最令他感到害怕的是第三次跳傘,“前兩次不太懂,到了第三次,稍微熟悉跳傘了,反而各種擔心都跑出來了。”落地後大家交流,感受如出一轍。如今,彭江林已經跳過幾十次傘,在空中睜著眼下落,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照顧身邊的年輕士兵了。
  跳傘運動在民間,無疑也算得上是勇敢者的事業。遇到特殊情況如果無法跳下,當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傘兵中,帶著傘上天、坐在飛機上降落,這是最恥辱的事情,重視訓練,把種種問題解決好,是傘兵們避免沒臉見戰友最好的辦法。
  2005年,彭江林參與了中俄聯合軍事演習,跳傘的時候,“跳出機艙,雨水馬上打在了臉上。”惡劣的氣象條件,是傘兵的大敵之一,而海邊的風向氣候更是多變。這個時候,彭江林已經想好,這是一場惡仗。
  “往下看去霧矇矇的一片,什麼都看不清,附近的戰友們能聽見彼此喊話,但看不清具體位置。”過了一會兒,彭江林逐漸看清地面,發現村落的樹梢上、房頂上,到處都是降落傘。而他身下則是兩塊水塘,只有中間一小塊打穀場,可以作為降落平臺。好在他控制技術不錯,最終落在了平臺上,可惜受天氣影響,他的腳踝扭傷了。
  “我想起身,發現腳脖子疼得吃不住勁了,就坐在地上,棄下了降落傘包。”下一個任務還在前方,他休息了一下,站起身來走了走,仍然感覺疼痛難忍。“但是我還是想去完成任務,不能丟中國傘兵的臉。黃繼光在戰場上,為了勝利,連命都沒了。我大不了少條腿。”
  優秀的士兵,就是能在這樣的時候拿出一份血性。最終,他順利完成任務,得到俄軍授予的勛章。
  空降兵技能

  一輩子不扔
  2004年至2012年,彭江林在黃繼光班當了8年班長。“今天的士兵,鬥志不比以前差,和他們聊天我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都是看了電視劇《士兵突擊》,有了當兵的念頭,電視劇中的精神,鼓勵著他們成為一個好兵。”
  “黃繼光連、黃繼光班已經改變了我的一生,給我以後的工作增添了底氣。”說起空降兵,空降的技能其實只是一個方面。戰爭狀態下,空降兵往哪裡投?一定是縱深、敵後等地點,這些地點大都不具備很好的生活條件,因此野外生存的技能,也須格外出色。
  彭江林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救援,這讓他對於未來人生的規劃,多了幾分期待。
  “今天的城市周邊,不時傳來驢友走失的消息;一些單位也把戶外生存當成拓展訓練的內容,用於培訓員工的集體感。我想,以後退伍離開部隊了,即使做與戶外生存毫無關係的工作,也要在家鄉拉起一支救援隊伍,平時可以到山裡救援走失的游人,災害的時候可以幫助人們渡過難關。空降兵的技能,黃繼光的精神,它們將伴隨我一輩子。”彭江林說。
  談到北京,彭江林說最近幾年來過幾次,大城市的感覺讓他羡慕不已。不過,北京留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普通的士兵。
  2009年,彭江林參加國慶閱兵,隊伍里有一個來自北京房山的士兵。本來說起各自的出處,“黃繼光班”已經讓其他的士兵刮目相看,而那個房山士兵動作標準、訓練能吃苦,卻讓彭江林自嘆不如。“有人說北京的兵不能吃苦,但我從來沒那種感覺。”
    文並攝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q26gqsj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